< 合演“双簧”传佳话 20世纪初的中国,古文旧学因艰深晦涩不易传播,已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。但在守旧派的维护下,依然为大部分文人沿用。直到袁世凯鼓吹复古思想,复辟帝制,才引起进步知识分子的反思,他们奋起批判复古主义。文学革命爆发后,钱玄同认准了“选学妖孽”“桐城谬种”两个革命对象,撰文给予抨击,但当时反响并不强烈,只有林纾在《国民日报》发表《论古文之不宜废》,算是公开反对。胡适在致陈独秀的信中,对林纾的观点加以反驳,但林纾没有及时回应。 没有对手反击,无人进行辩论,文学革命有些尴尬。倡导者也颇感寂寥。为改变现状,年10月,刘半农致信钱玄同说:“文学改良的话,我们已经锣鼓震天地闹了一闹;若从此阴干,恐怕不但人家要说我们是程咬金的三大斧,便是自己问自己,也有些说不过去罢!……譬如作戏……你,我,独秀,适之,四人,当自认为‘台柱’,另外再多请名角帮忙,‘方能压得住座’;‘当仁不让’,是誉是毁,也不管他。” 年10月16日刘半农致钱玄同信 做过编剧的刘半农,想到演双簧戏。他想把正反两个阵营的观点展示给读者,以引起社会的广泛
|